今年国庆翻阅老天津的照相生活

导语 1860年天津开埠后,最初在海河畔操弄摄影的大致有三类人群――外国人、由画师转行的照相馆从业者、收入富足的“玩票”一族。笺纸素来是文人雅士题咏、书信的爱物,晚清天津文风鼎盛,各大南纸局兼顾图书刊行,繁荣出版。

  1860年天津开埠后,最初在海河畔操弄摄影的大致有三类人群――外国人、由画师转行的照相馆从业者、收入富足的“玩票”一族。笺纸素来是文人雅士题咏、书信的爱物,晚清天津文风鼎盛,各大南纸局兼顾图书刊行,繁荣出版。

  艺术是相通的,绘画与照相可谓姊妹。中国古代画师画像留影素具历史,技艺精深。19世纪中叶以来,西方照相术登陆东方,逐渐以其多重优势对传统的画像行业产生冲击,进而引发部分画师转行经营。1850年左右,在照相术最先兴起的香港即有从事西画的画师周森峰、谢芬、张老秋等人,审时度势地开办了照相馆,成为中国人自办照相馆的先行者。1860年天津开埠后,最初在海河畔操弄摄影的大致有三类人群――外国人、由画师转行的照相馆从业者、收入富足的“玩票”一族。

  早期照相因技术所限,一些照片确实离不开画家来协作完成。因为当时的放大技术并不普及,所以一些照相馆除拍摄标准照片外,还兼营绘制肖像的业务,其实就是由画家根据小照片来画成大幅画像。另外,黑白照片的后期上色工作也有赖于丹青妙手。

  清末,天津有一位以《百花诗笺谱》而享名于世的画家张兆祥(字和庵,1852―1908),正是他开创了传统没骨写生画法与采光造型结合的技艺流派。19世纪末叶,鉴于照相术在天津的发展,张兆祥对其科学原理进行了认真研究,并很快掌握了这门技术。照相成为了张兆祥绘画程序的一部分,他常常是先拍下花卉的各种姿态,然后再结合照片作画。同样受到摄影艺术的启发,他写生时还用小木条做成的方框来取景,目的是寻求完美构图。张兆祥堪称我国第一位将照相术运用于国画创作的智者。张兆祥笔下的花卉,中西画理技法相参,融会贯通,那一花一叶形神兼备,色彩鲜丽,且极具立体感,《百花诗笺谱》便是在此基础上的结晶。

  笺纸素来是文人雅士题咏、书信的爱物,晚清天津文风鼎盛,各大南纸局兼顾图书刊行,繁荣出版。位于北门外估衣街的文美斋便是其中的佼佼者。文美斋主人焦书卿以文治商,在1892年特请张兆祥绘制笺谱。张兆祥所作百幅图画可谓姹紫嫣红香满园,腊梅、玉兰、波斯菊、丁香、万年青等无不绚丽多姿,大有彩色照片的韵味。1911年,文美斋不惜工本以加料宣纸,采用木刻版水墨套色印刷(木板水印),在津隆重推出《百花诗笺谱》一函二册(计200页),被各界公认为绘、刻、印俱佳之作,开创了一代新风。

  薪火代相传,津门多英才。刘奎龄(字耀辰,1885―1967)是天津画派又一重量级人物。他早年拜师张兆祥,在西洋画方面潜心钻研,精研透视、色彩、解剖等,与此同时领悟了照相术的精髓。刘奎龄经常外出写生或摄影,回家后悉心整理提炼,绘画时水墨笔色交融而出的“湿地丝毛”颇具传神达意之妙,作品形象真实生动,极富立体感与质感。

  陆文郁(字辛农,1887―1974)是津门著名的画家兼植物学家。1914年11月7日,受直隶省委派,陆文郁随同严智怡、楼鲁卿等人由上海乘船赴美国旧金山市参加“庆祝巴拿马运河开航太平洋万国博览会”(巴拿马赛会),11月30日抵达。陆文郁此行共四百多天,参会观展之余对美国的博物馆事业进行了详细考察,尤其对生物学、陈列装潢艺术的发展予以了足够关注,并拍摄了大量照片。陆文郁特意从美国带回了较为先进的照相机,于1916年2月回到天津,后来拍摄了许多植物学、动物学等方面,以及津沽风土人情的资料照片,为天津博物院、广智馆的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。

关注更新
返回本地宝首页

热点推荐

最新阅读
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