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天津过年不能离津吗

导语 针对中国传统节日人员大规模流动聚集特点,市防控指挥部倡导市民群众非必要不离津,做到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,做到非必要不出境。

  天津过年不能离津吗?

  答:天津市防控指挥部倡导市民群众非必要不离津,做到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,做到非必要不出境。没有强制要求过年不离津。

  市防控指挥部就春节期间离津方面要求:

  针对中国传统节日人员大规模流动聚集特点,市防控指挥部倡导市民群众非必要不离津,做到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,做到非必要不出境。实施离津申报审核、离岗期间健康监测、返岗“健康码”查验等制度,明确返岗复工标准要求,确保居家与单位内管理有序衔接。

  ➤机关干部带头在津过年:

  党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控制大型会议活动数量和规模,倡导线上会议,一律取消集体团拜、联欢等活动,机关干部要带头在津过节。

  ➤其他单位人员错峰离返津:

  鼓励在津单位推行弹性休假,引导人员错峰离返津。有序组织高校师生、在津务工人员等错峰离返津工作。

  ➤天津中小学生建议非必要不要离津,减少外出,坚持不聚餐、不聚会、不聚集。

  中小学、幼儿园师生员工原则上应在开学前连续14天在津每日测量体温,进行自我健康观察;高等学校师生员工应在开学前连续14天每日测量体温,进行自我健康观察。

  强化返津返校师生等人员的健康监测

  各区、各学校要强化对返津返校学生、教师和外包服务企业人员的健康监测,逐人建立健康状况台账,精准掌握师生员工返校前14天的天津健康码、健康状况、出行地点、出行时间、所乘交通工具、人员往来等情况。

  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回津要核酸检测

  各区、各学校要精准掌握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和天津健康码“红码”“橙码”的来津师生员工,对中高风险地区和天津健康码“红码”“橙码”的来津师生员工,应了解其赋码原因,要核验其抵津前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通行码“绿码”,来津师生员工在做好个人防护和抵津14天自我健康监测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动,一旦出现发热、咳嗽等可疑症状要及时前往定点联系发热门诊就医。

  注:如无法提供核酸检测阴性信息,应当立即接受核酸检测或接受14天隔离医学观察。

  这些人群,春节不建议出行

 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,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大、聚集性活动多,将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。

  如果需要出行,建议大家,一是减少人员流动。

  春节期间要合理安排行程,减少不必要出行,鼓励春运期间错峰返乡返岗。对于一些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、孕妇等人群,不建议出行。如果准备跨地区出行,要提前了解当地的疫情形势和防控政策,了解目的地近期是否有病例或疫情发生,中高风险地区建议暂缓出行。要备好口罩、手消毒剂等物品,用于路上使用。

  二是减少旅途风险。交通运输场站和交通工具节日期间加强通风、消毒等措施。乘客乘坐飞机或火车要遵守秩序、有序排队,全程佩戴口罩,途中做好手消毒等个人防护,尽量减少在交通工具上的用餐次数,妥善保存票据以备查询。同时做好旅途中的健康监测。

  三是减少人员聚集。节日期间,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。企事业等单位举办聚会等活动应当控制人数,50人以上活动应当制定防控方案,严格落实有关防控措施;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,做好个人防护。提倡家庭每天注意开窗通风。

  四是加强健康科学知识宣传教育。各地要加强节日期间新冠肺炎防控和安全出游知识宣传,引导公众加强自我防控,提倡人群聚集和密闭场所佩戴口罩、勤洗手、公筷制、分餐制、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等良好卫生习惯。

  五是发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等可疑症状,要及早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。

温馨提示:微信搜索公众号【天津本地宝】,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【进津规定】即可获取2022不同地区来津返津隔离+核酸检测规定(一图读懂)、咨询电话等信息。

相关推荐

热点推荐

 

最新阅读

分享本文到:

关闭
关注更新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