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儿童普通型新冠中医疗法

导语 2022年1月19日,天津市发布儿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方案,方案对普通型病例推荐了处方。

  》》》患儿病情特点

  初步观察发现,该病临床多见轻型,少数为普通型,暂未见重型、危重型

  患儿起病时可见咽干咽痛,鼻塞流涕,或发热、咳嗽,或高热、不咳,或仅以咳嗽为主要表现。大多无明显的嗅觉、味觉异常及胸闷喘憋、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。

  少数普通型患儿,临床可仅表现中度发热,或咳嗽;部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儿,初起没有明显症状,或仅见咽干、咽痛,后期可出现发热、咳嗽。大部分患儿精神、心理状态较好,个别患儿隔离后出现情绪异常需特别关注并积极心理干预。

  》》》普通型治疗

  痰热蕴肺证

  临床表现:咳嗽痰多,色黄质稠,或伴低热,大便干或正常。咽红,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或滑数。

  治则治法:宣肺清热,化痰止咳。

  推荐处方:蜜麻黄3~6g,杏仁6~10g,生石膏 15~30g(先煎),桔梗10g,浙贝母10g,瓜蒌10g ,枳壳10g ,黄芩10g,玄参6g,炙桑白皮10g,葶苈子10g(包煎),紫菀10g,清半夏6g,陈皮10g ,马鞭草12g,生牡蛎15g(先煎)。

  临证加减:发热者,加柴胡10g、羚羊角粉0.3g;咽干咽痛者,加牛蒡子10g、射干6g;鼻塞者,加辛夷10g(包煎)、苍耳子6g;血分有热者加生地10g、丹皮10g。

  根据患儿年龄、体重及病势,每剂药煎煮150ml~300ml,每日分3~5次温服。5岁以下患儿,药物用量酌减。

  对无症状感染者,本着“先症而治”的原则,结合患儿体质,观察患儿的不适表现,如咽部不适、大便干及舌象、脉象等变化情况,积极采用中药调治。

温馨提示:微信搜索公众号天津本地宝,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【疫情】可获取天津疫情最新消息+确诊病例详情+活动轨迹+全市大筛结果+封管控范围等

点击关注本地宝
返回首页

热点推荐

最新阅读

本地宝产品
反馈 提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