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的粽子

导语 由于不再采用农历,日本的端午节固定在每年阳历5月5日,同时这一天也是日本的男孩节,是法定的公众假期。

  日本的粽子

  在日本,人们包粽子不是用糯米,而是用磨碎的米粉,其粽子的形状也与中国的不同,他们习惯于包锤形粽子。称粽子为茅卷,在阴历五月五日吃,是用箬叶或菰叶包米粉,成长圆柱形。

  日本的粽子是平安时代从中国传来的,当时是在皇宫中举行端午节仪式使用的供品,后来以关西地区为中心传到全国。因为古代是用白茅叶包成的,所以日语称粽子为“茅卷”。现代的粽子不是用糯米,而是用新米和糯米磨成的米粉先做成软腻的年糕团子,然后再用箬叶包成圆锥形,上笼蒸成。打开后呈半透明状,完全看不出米的原形。

  日本有种“光秀粽子”很有来头,说的是战国时代群雄争霸,首领织田信长眼看将一统天下,结果手下大将明智光秀叛变,功亏一篑。传说明智光秀夺了天下后,久盼不到援军,心中焦急,把进献的粽子连皮带馅就吞了。百姓知道后,认为此人缺乏沉稳的王者气概。果然光秀政权仅仅持续了十来天就倒台了,被后世嘲笑为“三天天下”。光秀当时吃的只是用竹叶包的白粽子,其后京都的糕点匠将其点心化,才有了今天的日本粽子。

  由于端午这天还是男孩节,所以有男孩的家庭要挂出鲤鱼形状的旗帜,有一个男孩挂一条。家里还要摆出相应数量的武士人偶,以表现“尚武”精神。

  每年五月五,又称大和民族端午の男孩节,端午の最初是大和民族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,端午节的习俗中世纪从中国传到日本之后,被吸收改造成为日本传统文化,因为屈原是日本人眼里好男儿的标准形象,在日语里“菖蒲”与“尚武”的发音相同,因此被视为男孩的节日,演变成日本特色的端午の男孩节。

  端午の男孩节时,家里有男孩的人家会挂出鲤鱼幡,日本人在这一天不划龙舟,但也跟中国人一样会吃粽子,并在门前挂出菖蒲草,喝雄黄酒。在1948年,端午节被日本政府正式定为法定的端午の男孩节,为日本五大节日之一,从明治时代开始,原本农历五月五的“端午の男儿节”改为每年公历5月5日。

  日本的粽子是平安时代从中国传入的,最初跟中国的粽子区别不大,其后,京都的糕点匠将其改良,才有了今天的日式粽子,今天日本人已经把粽子视为日本的传统糕了。

  【下图组】日本端午の/男儿节吃的日式粽子

  端午の男孩节,有男孩的家庭当天或前一天晚上,亲戚朋友在一起聚餐以表庆祝,晚上不分男女老少,都要洗“菖蒲浴”,据说菖蒲的芳香能驱走恶魔。

  在日本,一到端午の男孩节这天,由七色彩旗和红黑两色的“真鲤”“绯鲤”组成的鲤鱼旗,就会在蔚蓝的天空里迎风飘动。“鲤鱼旗”表示鲤鱼跳龙门。鲤鱼旗是用布或绸做成的空心鲤鱼,分为黑、红和青蓝三种颜色,黑代表父亲、红代表母亲、青蓝代表男孩,青蓝旗的个数代表男孩人数。

  【下图】端午の男孩节日本人房屋前鲤鱼旗迎风飘动

点击关注本地宝
返回首页

热点推荐

最新阅读

本地宝产品
反馈 提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