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的民间艺术精髓 延续传统民间文化
导语 一袭红衣、小手托着下巴、圆圆滚滚的胖女娃,这一“中国梦”系列宣传画中的可爱形象,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,人们亲切地称它为“梦娃”。但很多人不知道,“梦娃”出自天津泥人张。
六、天津摔跤 天津摔跤,是中国式摔跤的一个分支。为两人徒手较量,以摔倒对方为胜的竞技运动。也是天津传统上兼有健身御敌及娱乐表演性质的民间体育项目。天津摔跤这是保定摔跤和北平摔跤的中间型摔法,动作非常粗野刚猛。比赛时,动作比保定摔跤慢比北平摔跤快,从各方面来看,都是两者的中间型。
历史回顾:
在明朝永乐4年创天津卫,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以来,摔跤和刀枪弓箭一直是天津三卫将士们所练习,当时摔跤叫手搏,以各种手法包括拳法和臂法,踢法,跌法和摔法为主,近代流传在天津府各属县的武术流派都受军队手搏影响。清朝时期,王宫内设有“善扑营”,善扑者称为“扑户”,“扑户”多从八旗精炼勇士中选拔,其招式以擒拿和踢法为主。清朝灭亡之后,“扑户”随清朝的遗老遗少流入民间,一部分则来到天津,和天津的武术流派相结合。
天津摔跤的特点:
卫派跤法的“快”,即手、腿、抢把、重心、变脸等应变反应快。
卫派跤法的“脆”,即爆发力,运用在摔跤赢跤中尤为重要。
卫派跤法的“巧”,即摔跤讲究“借劲使劲”。
温馨小贴士: 特点:动作非常粗野刚猛
代表人物:李瑞东、穆祥魁、刘少增、王文海、史恩富等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