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北疆博物馆总体概况
导语 天津北疆博物馆的建筑布局是怎样的呢?她都有哪些历史呢?小编已经为您整理好了相关信息,快来看一下吧!
北疆博物院(法文名:Musee HoangHo PaiHo黄河白河博物馆),为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。由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神甫、博物学家桑志华(Paul Émile Licent,1876-1952)于1914年来华创建,1928年向公众开放,被誉为世界上“第一流的博物馆”。
北疆博物院建筑由三部分组成——北楼,陈列室及南楼,南楼、北楼两座建筑以连廊相接,整体建筑呈 “工”字型布局。
北疆博物院是中国最早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之一,也是收藏中国古哺乳动物化石最为丰富的博物馆,开创了我国古哺乳动物学研究的先河。北疆博物院藏品包括动物、植物、古生物、古人类、岩石矿物标本以及历史民俗文物20多万件,奠定了天津自然博物馆的馆藏基础,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享誉世界。其出版著作、刊物已列入世界自然科学文献宝库,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。
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迫于战事及经费枯竭等原因北疆博物院研究工作停滞,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被政府接收。1991年北疆博物院旧址被天津市人民政府命名为“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”。
2014年值中法建交50周年暨桑志华来华科学考察100周年之际,在天津市政府和各级领导大力支持下,北疆博物院北楼和陈列室修缮工程全面展开,秉承“修旧如旧”的原则恢复其原有标本收藏、科学研究、陈列展示及科普教育的功能。2015年底修缮工程及复原陈列全部告竣,沉寂半个多世纪的北疆博物院于2016年1月22日再供世眼。
温馨提示:微信搜索并关注【天津本地宝】公众号,聊天对话框回复【自然博物馆】可获得天津自然博物馆游玩攻略、参观攻略(预约入口+预约流程+交通指南)等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