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广东会馆的位置在哪

导语 广东会馆是清初开始,由广东商人在全国各地建立的聚会场所。目前国内修缮、保存最为完好的便是天津的广东会馆。其坐落于天津老鼓楼南(今古文化街内),落成于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年)正月十四,是目前天津市保存最完整、规模最大的清代会馆建筑。

  位置:天津老鼓楼南(今古文化街内)

  清朝时期,南方的商人利用漕运之便,在每年春天季风来临之时,载满货物,结成商船队沿海北上,由海河进入天津经商。天长日久,这些商人便形成了一定规模,并建立了帮派。当时最早出现的“闽粤会馆”便是闽帮、潮帮和广帮这三个规模最大帮派的根据地。1860年后,天津被迫成为通商口岸,一时间成为了华北地区的工商业重心。广东商人此时已在天津站稳了脚跟,当外国势力和贸易进入天津后,他们与洋商之间的经济往来也随之增加,广帮的势力日益强大。为了方便联络同乡和巩固广帮的势力,当时几位颇有名望的广东商人向同乡筹资,在鼓楼南大街买下23亩地皮,用以修建广东会馆。广东会馆的建筑工程历时三年,终于在光绪三十三年一月十四日修建完毕。

  整个会馆规模宏大,既有岭南的建筑风格,又融入了北方四合院的特点,十分罕见。进入大门,放眼望去尽是岭南风格的设计布局,无不透露着异地游子的思乡之情。广东会馆的主要建筑是戏楼。看台分为上、下两层,楼下是散座区和茶座区,楼上是包厢,最多可容纳六七百号人。戏台为伸出式,深10米,宽11米,周围无木柱,观众可从三面观看表演。戏台正上方是用细木构件榫接而成的藻井,重约10吨,外方内圆,螺旋向上。这藻井不仅工艺精美,造型别致,据说这种特殊的构造还可以把声音传到戏楼的各个角落,有些类似于现代音箱的效果。

  除却设计新颖的戏台,会馆内的木雕也格外引人瞩目。戏台周围的华板楣子和悬空垂莲柱,以浮雕龙凤彩云或圆雕狮子绣球装饰。包厢栏板和隔扇门窗亦雕刻着凤穿牡丹、松鼠葡萄、四季花卉等图案,刀法精细,栩栩如生。天幕正中镶嵌着寓意“天官赐福”的镂空彩色木雕,其中天官、仙童立于祥云之上,群猴嬉戏于松柏灵芝之间,而在浮雕四角处则刻画了衔着桃枝的蝙蝠。在中国民间传统习俗里,蝙蝠象征着福,桃枝象征着寿,如此分置四角,则寓意“福寿四方来”。

  这座广东会馆曾经接待过不少的名人志士、戏曲名家。据记录,孙中山、黄兴、邓颖超等曾在此地进行革命活动,著名的“四大名旦”也曾在戏楼内演出。如今,广东会馆早已不再是广东商人的聚集地,已经演变为天津市戏剧博物馆。虽不再供人们看戏消遣,但它仍在为宣扬和传承传统艺术不懈地努力着。

  (图虫网ID:795772322348269729)

温馨提示:微信搜索并关注【天津本地宝】公众号,聊天对话框回复【古文化街】,即可获取古文化街端午游玩攻略+预约攻略、天后宫/民俗博物馆预约入口、开放时间、景点推荐等信息。

关注更新
返回本地宝首页

热点推荐

最新阅读

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