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津门十景游览攻略
导语 天津“津门十景”是1989年由群众和专家共同评定的——包括天塔旋云(天津广播电视塔)、蓟北雄关(蓟县黄崖关长城)、三盘暮雨(蓟县盘山)、古刹晨钟(蓟县独乐寺)、海门古塞(大沽口炮台)、沽水流霞(海河风景线)、故里寻踪(古文化街)、双城醉月(南市食品街、南市旅馆街)、龙潭浮翠(水上公园)、中环彩练(中环线)。
津门十景五:海门古塞
解放后,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又以“海门古塞”之誉评为“津门十景”之一。并确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天津是北京的门户,大沽海口是“津门之屏”。大沽口炮台位于市东南60公里塘沽区海河与渤海的交汇处。明代开始设防,以“威”、“镇”、“海”三字命名。南有虎门,北有大沽,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两座重要的海防屏障。
天津是北京的门户,大沽海口是“津门之屏”,她位于市东南60公里塘沽区海河与渤海的交汇处。解放后,大沽口炮台遗址被国务院正式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又以“海门古塞”之誉评为“津门十景”之一,并确定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明代开始设防,以“威”、“镇”、“海”三字命名。清咸丰八年(1858年)为加强海防,确保京畿安全,建炮台6座。其中3座在南岸,2座在北岸,逐渐形成以“威,镇,海,门,高”为主体的完整防御体系。近代,随着外国列强对华侵略,大沽地区更成为北方的军事要地。南有虎门,北有大沽,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两座重要的海防屏障。
大沽灯塔
矗立在大沽口外的海面上,建于1978年,高达56.45米,是中国目前自行设计、自行建造的第一座海上最高灯塔。灯塔呈圆型,外部饰以白瓷砖和红白玻璃,红白相间。塔冠为6面红色板壁,间有金黄色花格窗。塔顶装有巨型灯具,无论阴、晴、雨、雾,都能发光导航。尤其是夜间,可以发出旋转着的强烈兴束,射程达70海里。这座宏伟的12层灯塔,成为塘沽新港的象征。